四时田园杂兴其31主要内容
四时田园杂兴·其三十一
宋代:范成大
昼出耘田夜绩麻,村庄儿女各当家。
童孙未解供耕织,也傍桑阴学种瓜。
译文
白天去田里锄草,夜晚在家中搓麻线,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。
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,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
这首诗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。
首句“昼出耘田夜绩麻”是说:白天下田去除草,晚上搓麻线。“耘田”即除草。初夏,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。这是男人们干的活。“绩麻”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,晚上就搓麻线,再织成布。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。次句“村庄儿女各当家”,“儿女”即男女,全诗用老农的口气,“儿女”也就是指年轻人。“当家”指男女都不得闲,各司其事,各管一行。第三句“童孙未解供耕织”,“童孙”指那些孩子们,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,却也不闲着。他们从小耳濡目染,喜爱劳动,于是“也傍桑阴学种瓜”,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。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,却颇有特色。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。
诗人用清新的笔调,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,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,读来意趣横生。
四时田园杂兴(其三十一)
1、“昼出耘田夜绩麻”——这句诗一开头就带咱们穿越回南宋的盛夏农村,天刚亮,男人们扛着锄头下地除草,汗水顺着脊梁往下淌;夜晚归家,女人们借着油灯搓麻线,手指翻飞像在跳舞。“村庄儿女各当家”可不是吹牛,那时候的农村孩子,八九岁就得跟着下地拾麦穗,家家户户都像精密运转的齿轮。
2、最妙的是“童孙未解供耕织”,诗人范成大蹲在田埂上,看着满地乱跑的娃娃们,他们连锄头都扛不稳,却学着大人模样,“也傍桑阴学种瓜”——小胖手扒拉土坷垃,埋几粒西瓜籽能乐半天,这画面让人忍不住嘴角上扬,又莫名眼眶发热,现在的孩子玩泥巴叫早教游戏,古人这可是生存必修课。
3、 范成大笔下的夏天藏着大智慧:农时就是生命线,你看“耘田”要在三伏天完成,“绩麻”得赶在秋凉前织成布,诗人用白描手法把时间压迫感藏在日常琐碎里——蝉鸣声中,连树荫都在催人干活,这种紧迫感,现代打工人盯着deadline加班时最能共鸣。
4、 这首诗能火800年,靠的是人间烟火里的诗性,没有“采菊东篱下”的矫情,只有竹篱边沾着泥的草鞋,灶台上冒着热气的杂粮粥。“四时田园杂兴”这个标题起得实在,就像老农民咧嘴笑:“俺们种地的,哪分什么高雅低俗,日子本身就是诗。”
相关问题解答
1、《四时田园杂兴其31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?
这首诗主要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四季变化,尤其是秋天的景象,诗中通过描写农作物的成熟、农民的劳作以及自然景色的变化,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,诗人用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规律的敬畏。
2、这首诗的作者是谁?
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,他是“中兴四大诗人”之一,擅长描写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,作品风格清新自然,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深情。
3、《四时田园杂兴其31》中有哪些具体的自然景象描写?
诗中描写了秋天的田野,稻谷成熟、果实累累的景象,稻花香里说丰年,听取蛙声一片”,通过稻香和蛙声,生动地展现了丰收的喜悦和田园的宁静氛围。
4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?
诗人通过描写田园生活的美好,表达了对自然和农耕生活的热爱与向往,诗中充满了对丰收的喜悦和对田园宁静生活的赞美,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深刻思考。
5、《四时田园杂兴》系列诗的特点是什么?
这个系列诗以四季为线索,描绘了田园生活的方方面面,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,也有对农民劳作的生动刻画,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真实与美好,范成大通过这些诗作,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深情和对自然规律的敬畏。
本文来自作者[依霜]投稿,不代表伟煌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789jk.com/jyfx/202503-183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伟煌号的签约作者“依霜”
本文概览:四时田园杂兴其31主要内容四时田园杂兴·其三十一宋代: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,村庄儿女各当家。童孙未解供耕织,也傍桑阴学种瓜。译文白天去田里锄草,夜晚在家中搓麻线,村中男男女女...
文章不错《四时田园杂兴其31主要内容 四时田园杂兴(其三十一)》内容很有帮助